Ai縣長 January 4, 2024

台灣首位AI縣長 | 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 | 集仕多


post-thumb

縣長翁章梁、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詹婷怡、文觀局長徐佩鈴、光禹國際董事長字維新等民代貴賓及眾多未來基地的合作夥伴共同到場支持。

現場由「AI縣長」致開場歡迎詞,維妙維肖的模樣,令翁縣長「本尊」直讚嘆,科技太厲害了;接著翁章梁也親自與AI服務導覽員「小嘉」互動,一問一答的精采回覆,更展現了文化科技創新基地才華和創意。

為推動嘉義農工大縣轉型升級、吸引人才回流及帶動投資暨觀光,嘉義縣去年爭取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5G計畫補助,其中受矚目的為蒜頭糖廠成立文化科技創新基地,建構地方產業環境,與發展中微型文創園區、嘉義科學園區多元產業齊頭發展,不僅實現產業及觀光升級轉型,更是嘉義繼發展無人機創新基地外,另一個培養新創的絕佳環境。

翁章梁說,文化科技創新基地成立目的為「引資源、育人才、助轉型」,未來基地將引進POC場域驗證相關設備,包括5G虛實共演攝影、AR/VR/MR軟硬體設備、5G測試及雲端環境,一來協助地方產業轉型、二來培養新創團隊、帶動地方創生,有了創業創新環境,更能鼓勵青年趕快「回嘉」創業。

5G、AIOT加速各產業垂直應用,嘉義縣除是農工大縣,最大的資產就是文化觀光,嘉義要全面推動觀光轉型、藉由地方文化科技需求(前店),帶動創新能量;「前店」包括微型文創園區、高山茶都、宮廟文化場域,觀光工廠,新成立的文化科技創新基地就是嘉義轉型的科技「加工廠」,利用「前店後場」模式來奠定產業轉型基礎,同時開啟觀光新頁。

文化科技創新基地目前已召募10多家新創團隊進駐,包括愛吠的狗、光時代、集仕多、TOII GAMES等在文化科技領域已有實績的團隊,基地同時也引進聯合創新加速器、智坊創客等新創服務、創育機構進駐。

翁縣長期勉,藉由這些優秀的新創團隊、以大帶小培養在地新創團隊,運用嘉義目前發展中的文化科技產業,培養在地新創團隊。

徐佩鈴強調,從地方文化科技的轉型中可帶動3D、AR/VR體驗、數位策展、沉浸式數位展示、全息文化展演等需求,扶植更多新創業者。初期應用基地虛擬攝影棚及設備,協助觀光工廠、宮廟文化商圈及旅宿觀光等商家轉型;此外,成立顧問輔導團隊,針對產業轉型、新創培力提供必要的協助及裝備。

文化科技創新基地將扮演橋樑角色,鏈接企業場域與新創合作、發揮以大帶小、大廠扶植新創的產業價值,新創園區成立後將展開一系列培力課程,產業媒合交流、主題參展對接商機;提供能鏈接資源、實證POC場域、諮詢輔導、創新創業資源,讓新創的創新商模成功落地,並預計在今年中旬舉行創業創意競賽,從競賽解題過程中,增進商轉能力,建立文化科技示範點。

從文化科技到產業落地中間的產業鏈太長,而以往企業或新創向來單打獨鬥、缺乏共用的資源,商業模式不易找到出海口,文化科技創新基地開幕後,將著手成立「文化科技產業聯盟」整合5G文化科技產業的上下游業者,落實「5G文化科技推動與地方產業協作機制」,建立完整產業生態系。

未來,藉由創新基地驅動觀光轉型、培養在地新創,建立創新商業模式、向世界輸出文化觀光及文化故事,跨產業創造更高附加價值的文化科技,讓世界看到正在創新及蛻變的嘉義。

財金文化金融家 責任編輯:王愉悅 【大紀元2019年1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新竹縣長楊文科自上任以來推出三支大箭(AI智慧園區、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科學園區三期)及2小箭(竹北生命紀念園區、焚化爐)之重大縣政計畫。縣府特別選在24日、楊文科上任滿週年,舉行「新竹縣國際AI智慧園區」動土典禮,團隊表示,射出第一支箭時間非常緊迫,未來將引領其他四支箭快速齊發。

「新竹縣國際AI智慧園區」被列為中央重要的前瞻基礎建設之一,為提高效率及節省經費實施統包工程,由經濟部工業局核定總經費約新台幣4.93億元,其中中央補助約4億元,總開發面積約12.61公頃,預計明年10月31日竣工。

今(24日)舉行動土典禮,縣長楊文科及經濟部工業局組長陸信雄、竹北市長何淦銘與多位民代一起出席,楊文科表示,相信在縣府及各團隊的努力下,必能打造智慧研發與製造示範、產學合作與技術交流、友善環境與產業群聚的智慧城市,成為全台灣的第一個由縣府推動的AI智慧園區,引領台灣科技產業發展。

新竹縣政府產發處處長陳偉志表示,國際AI智慧園區統包工程完工後,除智慧設施外亦改善周邊道路交通,拓寬道路約963公尺、新闢道路約1261公尺,國道一號旁的莊敬南路拓寬寬度達30公尺,使園區周邊可以應付國道未來的發展。針對AI新創技術研發及相關應用潮流趨勢,AI智慧園區的創舉,朝「低碳」、「智慧」、「創新」三大目標,為新竹縣政府的「台灣AI行動計畫」取得領頭羊的地位。

產發處提到,新竹縣國際AI智慧園區除導入智慧導覽、基礎網路、智慧環控、智慧交通、智慧路燈、園區物聯網服務平台,更加入公園及景觀整體規劃,設置共融式遊樂場,並以生態綠化手法營造永續公園環境,結合休憩空間及智慧園區,入口意象廣場設置景觀亮點,加入城市生態花廊,營造都會感綠帶景觀,並結合低衝擊開發,回收中水灌溉,達到環保效益。本次由營造廠商-嘉鑫營造有限公司與邑菖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共同承攬。

經濟部工業局組長陸信雄表示,園區、廠商和鄰里之間是一個整體,欣見竹縣打造友善的創業環境,產學結盟除引進交大學術研發能量之外,未來如果能像竹北市長何淦銘所提,在園區內設立完全中學,讓智慧園區與教育結合,其發展將無可限量,而敦親睦鄰又造福鄉里,當地居民也殷切期盼早日竣工。

園區規劃為第一產業專用區48.02%,第二產業專用區為15.86%,而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為16.24%,道路用地為19.88%;其中園區的產業專用區設定地上權招商部分,縣府也積極辦理中,期望吸引全球知名的國際企業進駐,並帶來群聚效應;此外,也將興建「AI產業願景館」,初步空間規劃為國際會議廳、創新育成中心、研發中心、新創辦公室及產品展示與體驗場域等。


回到上一頁